· 2017 · 其它 · 剧情片
Francesco,Acquaroli,Giulia,Anchisi,Paola,Tiziana,Cruciani,Eva,Grieco,Francesco,Montanari,伊莎贝拉·拉贡内瑟,Laura,Riccioli
艾莉擁有4個可愛小孩跟一個愛她、卻長期失業的老公。當經濟壓力都落到她肩上時,她每天早上得四點半起床,遠赴兩小時車程遠的咖啡店工作,卻總在晚上十點過後才能回到家。儘管每天只睡四個小時,艾莉卻總是面帶微笑,腳步如芭蕾舞者輕盈穿梭於地鐵站、愉快移動於餐檯間,宛若舞台表演般地華麗…。 瓦蕾是個現代舞者,卻在夜總會表演,有著模糊的性向與愛情。與艾莉不同,她違背母親期望,選擇追隨自己的熱情,即便工資過低、主管更常偷吃她豆腐,她仍然努力表演,在那無人理解藝術的地方,跳著屬於自己的舞步。 艾莉每晚下班回家時,瓦蕾的夜生活才正要開始。當她凌晨離家工作,又和剛下班的瓦蕾擦身而過。她們的人生宛若兩條地鐵線,永不停歇地向前行駛著。即使現實生活不會有超級英雄,任何夢想也都可能幻滅,但她們仍保持一顆樂觀進取的心,微笑面對殘酷現實,用力活出生命的每一刻…
· 1992 · 西班牙 · 剧情片
Antonio,López,García,Marina,Moreno,Enrique,Gran
《温勃树阳光》,又名《光之梦》,西班牙导演Victor Erice 1992年的闷骚作品,在当年的戛纳获评委会奖。 在《十分钟年华老去》里,Victor Erice贡献了一段最迷人的短片,他是那种可以让时间在影片里停留的人,所以我对他一直抱有浓厚兴趣。 然后看到了这部《温勃树阳光》。影片讲述,或者说再现、参与了一位画家——Antonio Lopez创作一幅新作品的过程。他画的对象就是一棵结满果实的温勃树。 一棵树,一个人,一幅作品,整部影片就是在阐述这个关系。它们是互相依存的,但又有各自的生命,只是在这部片里,它们结合到了一起。 导演最基本的手法有两种,固定镜头、叠化。比如画家走进屋里,挑选木板,制作画架。这一系列动作,主要是通过某一角度的固定镜头(基本是标准镜头吧)拍摄下来,然后在同一机位进行叠化,目的是省略、压缩了时间。 这种手法贯穿了整部影片,我们可以在后面看到,比如在后院拍摄的大全景,包括了那棵树、画架,它们都在同一画面里经过了秋天、冬天和春天。在这些镜头里,你会看到被导演“留在胶片上的时间”。 这种方法并不难做,但需要耐心,很好的耐心。 除此之外,导演另一个留住时间的方法,就是细致入微地用摄影机观察画家的创作过程。从他拿起画架到后院,选定与温勃树的距离,为自己脚的位置打钉子定位,在果树上用画笔涂上标记——等等一系列细致的有条不紊的近景、特写,捕捉每一个动作和眼神。 这好像也不难办到,只要你足够细致,从容。 创作的一开始,总是充满激情的,影片的开始,也好像饱含活力。画家轻轻地哼着歌曲,愉快地调着颜料,你听得到画笔在画板上的刷刷声,风吹动树梢的声音。房子里工人在装修,收音机里传来新闻,火车穿过原野,太阳在云层里略过。这一系列素材在Victor Erice的片子里,都是以相当自然的面目呈现。它只表现了一种东西,就是生活。 影片接下来的段落,是漫长的、甚至有些无趣地创作过程,时间一天天过去,画布上的树叶和果实慢慢增加着,画家与家人聊天,与朋友聊天,边聊边画,一聊就是好十几分钟。摄影机完全纪录下来这些闲话,镜头里全是自然得到有些“简陋”的光线,甚至都像是用DV拍出来的效果。机位也就是那两个,切来切去。时间在这些片断里,被拉长了,放大了,观众体味到细腻,也体味到了乏味。导演就是这样,让你代入到一部艺术作品诞生的过程。 看着看着,我以为自己真是在看一部纪录片,里面的人物、事件,在导演的耐心和细致下,显得那么自然。每件事物都在以自己的节奏,有条不紊地滋长着,包括画布上的作品,包括在一边静静观察的摄影机。 十月的马德里,光线变幻莫测,画家总是找不到自己最喜欢的那种阳光照在温勃树上的效果。然后是阴天、暴雨,画家在经过多天的拉锯后,决定放弃进行到一半的油画。重头开始,画素描,这样就不需要受到天气的限制。 我不再复述影片内容了,这就像与人谈论自己生活一样,充满了琐碎的片断。《温勃树的阳光》展示了一个创作的过程。一个时间的过程,同时也是空间的。因为它包括一个艺术家与环境的互动,这个环境不光包括了那棵温勃树,还有他的家人,来访的朋友,自然风雨,做画时突然叫起的狗声。这些都很和谐,唯一刺耳的是收音机里播放的战争新闻,它与这个后院里呈现的氛围格格不入,并显得遥远。画家总想要捕捉住温勃树梢和果实上的阳光,但最后他也没能成功,只好改成素描,他说,生活总是这样,你必须得放弃一些东西。 画家对着树,在画布上创作;而摄影机对着画家,在胶片上创作。这个意味在结局的画面里表现得更加明显,这也是导演忍不住要表达自己观点的地方。 温勃树的果实成熟了,纷纷落地,这幅画已经很难再继续下去。画家把画架搬到了屋里,看着上面的树;家人和工人们吃着温勃果,讨论着它。导演在影片最后,让摄影机和温勃树出现在同一画面里,机器静静对着一颗落下的温勃果,上面白色的痕迹,是画家用颜料画上的标记。 《温勃树阳光》,节奏极其缓慢,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,这是部大闷片来的,可能跟你的生活一样闷。
· 2016 · 其它 · 剧情片
Dayahang,Rai,Asha,Maya,Magrati,Rabindra,Singh,Baniya,Sumi,Malla,Amrit,Pariyar
内战连绵多年之后,一名尼泊尔共产党员终于收拾行囊,带著路上巧遇的孤儿返回偏远家乡,好为甫逝世的父亲奔丧。他的亲兄弟在内战中投入了敌对阵营,水火不容的两人只好约定暂时休战;妻子则生下了其他男人的女儿,小女孩却以为他才是自己的亲生父亲。在抬着遗体下山火葬的这趟险峻路程中,隐忍已久的对立衝突终于全面爆发。 导演将延烧十年的尼泊尔内战巧妙纳入一场葬礼之中,在这座偏远山村裡,男尊女卑与种姓制度仍然根深柢固;来自外界的男主角儘管曾为现代普世价值而战,但为了替亡父完成葬礼,却不得不屈从于信奉古老习俗的村中耆老。现代与传统、宗教与世俗,甚至家庭与亲情、战争与和平,终将在这一面飘扬著白日的尼泊尔国旗之下疗伤癒合。
· 2010 · 内地 · 剧情片
禾钦天,李歌,操碧时
金霞原是县民政局的局长,县委黄书记想让她到基层多锻炼,于是将她调到一家福利院当院长。刚开始的时候,家里丈夫、弟弟、母亲都不太理解领导的做法,甚至还担心金霞未来的前途。金霞虽然刚开始到这个岗位不太适应,一步一步的解决了工作中的很多困难。金霞到福利院展开了一系列的工作,先是在县里争取到修缮福利院的工程款项,解决了福利院老人们之间的各种矛盾,并且为一个特殊的小院民---一个女盲童福琴解决了做手术的费用。在金霞将一切身心投入工作时,家里的丈夫、母亲却对金霞的只顾工作不顾家里的做法很有意见,丈夫玉辉更因为福琴手术费的事和金霞产生误会。一年过去,福利院的各方面都得到巨大的改善,小福琴的眼睛都治好了,丈夫玉辉也回到金霞和女儿的身边……
· 2008 · 内地 · 剧情片
辛柏青,颜丹晨,蒋少峰,戈治均,戴娇倩
影片讲述的是北京胡同里的一个三口之家的故事。丈夫赵建平,35岁,是一家小型装修公司的设计人员。妻子娟子,30岁,在某服装厂就职。他们有个6岁的儿子,活泼可爱,小名叫小兔子。娟子生性好强,争取到了赴厦门学习的机会。赵建平虽然不赞同妻子的决定,但最终还是随了她的心愿。天有不测风云。娟子走后,赵建平所在的装修公司因违章施工酿成大火。老板被拘,公司解体,赵建平一夜之间没了工作。因失火而蒙受损失的业主认为赵建平是老板的合伙人,不分青红对赵建平大打出手。撕打中,业主不慎身负重伤,赵建平被迫支付巨额医药费。就此,生活陷入困境……
· 2014 · 内地 · 剧情片
戴子翔,王亚丽,霍容
一座村庄,一群孩子,一位老师。一条路,一份渴望,一份执着。从偏远小山村走出来的大学毕业生肖建在毕业后,放弃了在城里上班的机会,选择回自己的小山村当了一名小学老师。每当肖建教大家识字的时候,孩子们都会变得很安静。看着这些孩子,肖建好像找到了的生活目标。由于村子到镇上的路程比较远,肖建除了教村里的孩子上课外,肖建每周还义务的接送上初中的学生春花。肖建就和这群孩子打成一片,甚至成了他们的孩子王。孩子们很崇拜这个大哥哥,他会教他们一些不懂的道理,他会带他们玩好多的新鲜游戏。广阔的原野上,他和孩子们像一群精灵,让这片荒凉广袤的黄土地显得生机勃勃。他的认真负责,让远近闻名的“野孩子”变成了爱学习的“乖孩子”。为了能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,肖建时不时的拿出自己的工资给学生们买文具。这天下课,肖老师正和班上学生统计去镇上买文具的时候,春花突然来找他……肖老师在去镇上买文具的路上发生了意外,回来时,肖老师和山花都挂了彩。闻讯而来的柳芝给肖老师带了些好吃的。柳芝是肖老师班上那个智障儿童小北京的姐姐,也是肖老师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伙伴,更是肖老师即将谈婚论嫁的女朋友。柳芝把东西放下后便约肖老师去家里吃饭。